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地方单位 > 正文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州市“十一五”外经贸发展专项规划纲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1/27 9:19:07 浏览:

劳务合作等传统服务贸易的水平和层次。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经营,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业,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周边经济体的转口贸易中心、采购中心、货物调配中心。

——鼓励外资建立研发中心。要鼓励外资在我市建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经济”,加快资本进入本土化、资本管理本土化、资本利得本土化,使我方掌握更多先进技术和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积极打造品牌,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加快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工作作为“十一五”期间我市外经贸发展的新方向,根据国家商务部关于《实施服务外包企业“千百十”工程的通知》和《开展“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大力培养我市承接服务外包的大中型企业,全面加强人才培训,加快承接信息技术服务外包(ITO)和业务流程服务外包(BPO)业务,积极参与“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评审工作,做大做强我市服务外包工程建设。

2、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实现利用外资的可持续增长

统一规划福州利用外资的地域分布,发挥不同区域吸引外资的载体功能,强化区域引资的聚集效应,推动外商投资从沿海向山区梯度推进,实现利用外资区域的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针对福州市开发区比较多、产业特色不够明显、功能开发不足等问题,要发挥我市联接“长三角”、“珠三角”、东临台湾海峡和毗邻港澳地区的独特优势,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重新定位、规划和指导各类开发区建设,努力形成“一业特强、多业并存”的发展格局。要借助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打破行政区划障碍,围绕现有的产业基础,力争形成一批市场集中、产业集群、人才集合的专业特色区域,以特色吸引客商,以服务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引进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区域经济整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重视发挥大企业、优势企业在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中的带动作用,实现利用外资的可持续增长,重点吸引区域外(包括内地、港澳台地区和国外)优势企业,依靠其资本管理、技术和市场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不断延伸产业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尽快研究制定福州市产业规划,明确区域产业布局重点,指导各市县的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和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断拓展三大主导产业和重点传统产业链,重点引进电子、石化、机械等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对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的重大外资项目。以发展壮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为突破口,通过项目带动,促进企业并购重组;以上(中下)游产业吸引中下(上)游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或以配套企业促进龙头企业,发挥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和拉动作用,重点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注重引导福州市企业参与配套型协作生产,主动接受外资企业产品配套定单,推进内、外资企业的有机对接,把外资企业的“挤出效应”转变为关联效应。永泰、闽清等山区县市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可作为承接福州市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实现产业、企业的互动发展,形成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合理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完善的产业链和相互依存的产业群,不断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以提高利用外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创新机制,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创新招商机制,整合招商引资资源,积极探索新方式,制定出台新的引资办法,提高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既推动顺应国际产业转移的主动承接招商,又关注产业链薄弱环节或空白点的链接招商;既利用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升级带动招商,又实施产业对口引进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既通过中介机构代理招商,又推动官方专门机构招商。开展论坛、巡展、洽谈会等活动扩大宣传,发挥在榕投资商成功案例的典型示范效应,争取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榕投资设立“总部经济”;进一步丰富“5·18海交会、商交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等系列投资贸易活动的内涵,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性与专题性项目推介;锁定重点目标、持续跟踪其流动方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项目的最终落地。积极拓展招商思路,加大引资力度。逐步调整利用外资政策,用好用足国家出台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政策法规。鼓励跨国公司与我市企业实现战略性合资、合作,通过增资扩股、购买股权(收购资产)、参股基金等途径,改造各种所有制经济,提高跨国公司投资所占的比重。使利用外资逐渐从传统的合资、合作方式转到绿地投资、购并重组和证券市场投资等引资方式,使之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形式。

5、扩大外资来源,实现投资来源多元化、合理化和优质化

十一五期间的引资重点是:深化台港澳、拓展欧美,尤其是要突破日本,同时要继续做好对新一代华侨华人的引资工作,有效引导侨资投资我市经济建设。从单纯注重发达国家引资转向不同层次国家的立体化引资,从注重引进大型跨国公司转向兼顾大型跨国公司和优质中小企业,从吸引一般的外商投资项目转向吸引产业链龙头或关键项目。

6、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健全和完善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的有关要求,抓紧清理废止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带有地方保护、部门利益色彩的政策法规。要加快研究制定新的地方性利用外资政策,建立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树立政府和社会信用体系。以落实《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依法管理公共事务,逐步实现政府主导型经济向政府服务型经济转变。加快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为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扭转政府服务的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在推进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重点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树立为纳税人服务,与投资者利益与共的招商引资理念,行政主体各职能部门必须分工明确、协作配合。不断减少政府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外资企业联合年检制度,坚决制止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为外资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市场环境,形成与国际接轨并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外贸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不断夯实外向型经济的产业基础上,抓住机遇实现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特别要吸引拥有庞大国际市场份额的跨国资本进入我市,以资本流入带动产业转移,以产业转移带动市场存量转入,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壮大外向型产业基础,获得国际市场份额,实现我市出口跨越式发展。

1、培育壮大外贸主导产业群,构建支撑出口的完整产业链

产业发展是对外贸易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应抓紧构建更为合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外贸主导产业集群,形成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位一体的出口支撑体系。具体包括:一是壮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机械、石化、船舶制造维修、钢铁等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提高这些产业产品的出口比重;二是提升纺织、服装、鞋革、电机、陶瓷、建材、食品等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科技研发投入,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三是以高新技术园区为发展模式,依托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市本级高新技术区的建设,培育和发展新材料、制药、软件、光机电一体化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群,把福州建设成为全国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不断提高我市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

2、实施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战略

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系列化外贸、外资企业产业配套型外贸和民营企业区域性外贸三大主体。大力扶植民营外贸企业发展,培育大型外贸企业集团,增强外贸经营主体的核心竞争力。争取省市各有关部门在广交会摊位、出口退税、银行融资等多个方面支持集体、私营企业加快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运用法律法规或经济杠杆,规范民营企业的外贸经营活动;鼓励支持集体、私营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制,提高我市集体、私营企业的竞争力;引导有实力的外贸企业通过控股、参股、联营、联合开发等方式,推动贸工、贸农、贸技、贸商结合的国际化经营,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企业集团,稳定我市出口增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3、贯彻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增强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基地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一要把实现以质取胜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作为重点。设立“科技兴贸专项基金”,支持出口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支持,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同时提高传统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推动生产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四是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

4、大力实施国际品牌发展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要继续加强我市出口商品的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我市出口商品的质量水平。

——重视产品自主品牌的塑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作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自有出口品牌政策支持体系和工作协调机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商标注册工作,指导企业申请国际商标注册,树立自己的品牌,在我市培育具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利用知识产权策略开拓国际市场。

——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推动并支持一批已经拥有一定国内知名度的产品参加境外商标注册及各类质量、环保与社会责任认证,做好原产地认证等,提高国际市场的认同度,获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提高我市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支持重点出口企业提高机电产品和传统出口商品的国际品牌含量。对民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政策倾斜,支持其培育出口名牌。积极配合生产管理部门与检验检疫部门,加强源头管理,切实提高我市出口商品的质量水平。通过财政、税收、展会、进出口配额、营销推介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鼓励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

——加大力度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扩大出口。鼓励外商投资土地集约程度高、就业吸纳容量大的出口型企业。发挥我市外贸出口中的劳动力优势,积极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5、继续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加强国际营销活动的组织与协调,提高拓展国际市场的水平和策略。一是树立正确的国际营销观念,以顾客为导向,加大国际市场调研的力度,了解海外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二是调整我市外贸出口的市场结构,加大对传统出口市场的拓展力度,注重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在“十一五”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欧美日都将是我市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世界经济没有这三大经济体的带动就缺乏增长动力。我市外贸出口如果没有这三大市场的支撑同样无法发展,欧美日市场对我市外贸发展至关重要。开发新兴市场有助于分散风险和扩大外贸出口的空间,要做好市场细分工作,找准市场,重点突破,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拓展东欧、非洲、拉美、俄罗斯、中东、印度等新兴市场。同时要抓住东盟经济复苏以及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密切的大好机遇,深度开发东盟市场。除进一步对东盟市场进行细分,巩固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传统市场外,还要积极开拓越南、泰国及柬埔寨等潜在市场。三是灵活运用国际市场拓展方式,改变单一的产品出口模式,探索境外加工、许可贸易和特许经营等新方式,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四是注意海外分销网络建设,由政府支持与行业协会出面,在主要出口市场设立福州出口商品展销中心或者分销储运中心,鼓励外贸企业组织同类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新地方单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