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三明市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1月4日李春)

发布日期:2023/2/28 9:00:14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1-4

——2023年1月4日在三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三明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三明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来三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领导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聚焦“三提三效”、聚力真抓实干,有力克服了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天气前涝后旱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扎实做好“两稳一保一防”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100亿元,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35亿元,同口径增长6.35;固定资产投资1205亿元,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6亿元,增长4.0;外贸出口136.6亿元,增长17.3;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0。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坚持扩内需稳增长,经济发展总体实现稳中有进。全面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分四批次叠加出台了稳住经济大盘63条、纾困解难33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减税降费超38亿元、新增贷款203.96亿元,协调解决企业困难1758个,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4.4万户、增长13.2。全面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深入开展重点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行动,全市争取专项债、政策性基础设施投资基金85.53亿元,莆炎高速、兴泉铁路三明段全线通车,市本级和建宁、沙县、永安、大田分别获全省项目考评正向激励。全面增强消费基础作用,组织第三届“中国绿都·乐购三明”直播节暨首届网络主播大赛等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分期发放消费券1865万元,带动批零住餐、新能源汽车等消费回升。全面提升出口质量,加大纺织、竹木制品、机械等出口产品创新力度,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的生产型企业21家。

(二)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农业融合发展得到新提升。全市整治撂荒耕地3.12万亩,粮食总产量95.4万吨;制定出台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二十条措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产量均保持全国第一,建宁、泰宁、宁化、尤溪4个县列入国家新一轮制种大县名单;23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收超255亿元、增长4.3,沙县夏茂镇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强化科技赋能,制定出台重点企业增资扩产促进转型升级方案,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专精特新”企业16家,展化化工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超8。全面启动矿产资源整合,建立全市统一调配的利益分配机制,推动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服务业扩量提质发展实现新突破。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1 3”政策,全市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6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71家,分别增长180.7、195.8,完成“主辅分离”企业30家,新增房建一级资质企业16家、增长54.6;建成三钢闽光大数据中心、中国联通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三明分院,4家企业入选数字经济“独角兽”或“瞪羚”企业,永安、尤溪、大田被授予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启动泰宁、建宁、将乐3个县旅游资源整合工作,上线运营“智慧游三明”APP,全市游客接待量、旅游总收入分别超3850万人次、300亿元。

(三)坚持抢机遇用政策,区域合作迈出坚实步伐。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关心革命老区发展,去年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同意建设赣州、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批复》《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上海与三明对口合作,为我市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新一轮中央和省级单位对口支援三明工作扎实推进,宁化应急产业园、明溪原料药绿色生产基地、清流华润绿色高新建材产业园、建宁粮食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百趟专列进泰宁”等项目加快实施,省直单位对口支援实现11个县(市、区)全覆盖。沪明对口合作全面展开,上海市政府和福建省政府印发了《上海市与三明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3—2025年)》,红色文化交流、农产品销售、文旅及教育卫生事业合作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京闽科技合作持续拓展,三明中关村科技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入驻企业224家,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海西分院开启第三轮三方共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深入推进,厦明火炬新材料产业园、泉三高端装备产业园新引进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45亿元,16个项目建成投产。明台合作交流持续深化,第十七届林博会、首届海峡两岸(三明)乡村融合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正式获批。

(四)坚持抓龙头促协调,城乡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完成“三沙永”融合发展规划,出台进一步支持生态新城加快发展十条措施,市委党校、市疾控中心完成整体搬迁。市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有力推进,三明经济开发区、三明高新区2个新园区管委会正式运营。市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82个、直接受益群众2.32万户,儿童公园、户外劳动者“暖心驿站”等一批便民设施建成使用,市区餐厨垃圾、飞灰垃圾处理等项目投入运营,启动实施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能力建设,福建省城市精细化管理研究培训中心落户我市。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实施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项目937个、完成投资277亿元,5个项目被评为全省样板工程并获省级正向激励,新建改造福道140公里,更新老旧燃气管道40公里,管道燃气实现“县县通”,泰宁获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完成1046个村庄规划编制,培育38条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沙县小吃管理服务标准化项目入选国家级试点,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成功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我市有7个县进入全省空气质量前十名、5个县进入全省水环境质量前十名,数量均为全省第一,泰宁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

(五)坚持解难题务实效,特色改革走深走实。医改再深化“六大工程”稳步推进,三明医改第六次受国务院督查激励,成功申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获得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亿元,7个县级总医院入选国家“千县工程”,95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创建“无陪护”“无红包”医院,出院患者和职工满意度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医药管理局组建挂牌工作,我市被中国工程院列为“全民健康管理工程研究”重大战略咨询项目实证研究基地。林改持续发力,制定进一步推进林业改革发展二十条措施,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市,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在我市举办,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为全省首家区域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并投入运营,“碳票”变“钞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法在党的二十大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教改扎实推进,“总校制”改革、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三元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区),课后服务实现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两个全覆盖”。绿色金融改革取得实效,推出“福碳贷”等绿色金融产品,我市列入国家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沙溪流域生态治理及资源化一体开发EOD项目入选国家试点,全市绿色信贷余额235亿元、增长28。

(六)坚持办实事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完成25项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下达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资金2.57亿元,发放城乡低保补助2.88亿元,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48个,新建普惠托育机构17个,年度新增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2.47万个,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居全省前列。出台援企稳岗促就业等政策措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新改扩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4个、建设长者食堂44个。群众体育、竞技体育、老年人体育协同发展,全年开展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43场次。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日益提升,建成全省首个“福”文化主题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35个项目全部开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长效化推进,三明市民文明积分制全面推行,制定出台道德典范推选帮扶礼遇和管理办法。国防建设、人民防空、退役军人和双拥优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推进,老龄、红十字会、计生协会、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科普、档案、地方志、外事侨务、水文、气象、地震、对口援疆援藏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七)坚持两手抓两统筹,社会保持安定稳定。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疫情防控阶段性特点,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活,全力保障好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百日大会战”,有效应对持续强降水和极端干旱天气,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强化金融风险研判,信贷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深入推进平安三明建设,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我市群众安全感率居全省第二名,执法满意率、扫黑除恶好评率居全省第一名,省级平安县(市、区)创建实现全覆盖。

(八)坚持讲政治强担当,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三明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不折不扣抓好国家统计督察、涉粮专项巡视整改,有效发挥审计作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文风会风持续改善,为基层减负落到实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全面推进,“打造水生态环境治理新样本”获评全国示范项目。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保持100。机关效能建设取得实效,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减程序、简手续,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便民举措,“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事项增至623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比例提升至99.9。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干出来、拼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积极发挥作用的中央和省属驻明单位、驻明部队、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三明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重大项目投资接续不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资源整合开发利用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中心城市集聚能力有待提升,乡村振兴发展不够平衡;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民生领域存在不少短板;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少数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办事效率不高,等等。对此,我们已经采取相应措施,今后还要加大力度,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

[1] [2] [3] 下一页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