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新时代诵读艺术人才培养路径建构研究

发布日期:2024/2/20 13:28:4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3-11-0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加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研究阐释、教育传承、资源建设及创新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诵读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服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积极参与诵写讲师资队伍、经典诵读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使命,国家相关文件对高校诵读课程的开设、诵读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虽然不少高校已提出诵读人才培养的工作计划,但笔者调研发现,不管是高校主体还是学生个体,因对诵读艺术认识不足,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认识层面的差异性。存在上热中温下冷。五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文件,强化顶层设计,部署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各省(市、区)遵照国家文件精神,稳妥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但创造性和创新性稍显不足。而相当多的高校缺乏系统规划,未把经典诵读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学生缺乏一定的参与积极性。

二是作品选择的盲目性。“经典浸润人生”,优秀的作品可以引领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国家开展经典诵读工程的初衷。目前国内还缺乏优秀的经典诵读教材,导致不少诵读者选择作品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或应比赛主题之需选择一些假大空的文章,或未注意个体诵读差异选择最适合自己风格的作品,或只选择现代文而较少关注古典诗词等。

三是措施活动的局限性。课程、活动、社团等是提高学生诵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大部分学校“将中华经典诵读、书写、讲解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力度不够,不少高校以受课时或师资制约为由,未开设相应课程。而个别开设课程的高校,也仅局限于课堂,实践平台拓展不够,成效受限。

新时代如何走出现实困境,建构高校诵读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要提高思想认识,发挥人才优势,整合学科资源,创新培养模式,积极建构“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三个维度的诵读人才培养路径。

一、“为何读”,即诵读意识的提高。首先高校主体要认识到诵读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开设诵读课程的紧迫性,开展诵读实践的有效性。要通过课程和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诵读水平,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积极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生动传播红色文化,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学生主体要认识到经典诵读是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用中华优秀经典浸润人生,用诵读艺术启迪心智。中华优秀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必然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影响,个人的思想修养、道德情操、审美价值、文化品位也能在诵读中得到推升。现代诵读综合运用了语言、音乐、视听、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要引导学生实现“要我读”到“我要读”的根本性转变,不断提高学生对诵读艺术的兴趣,从而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彻底解决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二、“读什么”,即诵读作品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诵读作品,首先应选择中华优秀经典作品,尤其是古诗文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选择诵读古诗文经典,让经典永流传。其次,应选择红色经典作品,这些作品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生动题材,最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诵读红色经典,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是诵读作品选择的根本方向。再者,应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作品,注重选择和自己性别、年龄、身份、文化水平相适应的作品,注重选择适合自己声音条件的作品,发挥自身优势,深入作品、感受作品、理解作品、表达作品,展示个人风格,提升诵读的审美效果。最后,应积极组织教师编写优秀经典诵读教材,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读什么”的短缺问题。

三、“怎么读”,即技能训练的途径。经典是内容,诵读是形式,只有用高水平的诵读形式去表现经典的作品,做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能使经典永恒闪耀。高水平的诵读对诵读者在普通话标准清晰、声音表现圆润优美、语气语调恰当鲜明、感情表达充分到位、神态动作得体大方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就诵读个体而言,应练好“内功”,强化发声基础训练,精进诵读表达技巧。同时,高校应创设外部平台,积极建构“三个课堂”联动的诵读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即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第二课堂”主训练、“第三课堂”主实践的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一是开设中华经典诵写讲课程,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高校应积极开设中华经典讲解课程,如经典作品选读、文学作品欣赏、大学语文等课程,加强中华经典作品解读。开设“普通话训练”“经典诵读”“口语艺术”“话剧表演”“演讲与口才”“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公选课,提高学生诵读水平和口语能力。开设“书写艺术”“书法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师是建设经典诵写讲课程的关键,高校应建立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专业化、高水平的经典诵写师资队伍,切实摆脱因师资匮乏而无法开课的窘境,开足开好中华经典诵写讲课程。

二是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发挥“第二课堂”主训练作用。“第一课堂”只能起到“师父引入门”的作用,“功夫在诗外”是“第二课堂”的反哺功能,通过“诵写讲唱作读展”系列活动的开展,积极打造经典诵读“第二课堂”实践精品。“诵”,通过“最美诵读”“我爱诵读”活动,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写”,通过“最美书写”“美丽汉字”书写活动,书写经典、临摹经典。“讲”,通过“经典赏析”“经典读解”活动,讲解经典、领悟经典。“唱”,通过“歌唱经典”“经典咏流传”活动,演唱经典、歌颂经典。“作”,通过“诗词歌赋创作比赛”活动,创作经典、深入经典。“读”,通过“读书日”“经典伴我成长”活动,推荐经典、阅读经典。“展”,通过“中华经典诵读优秀视频(音频)”展播活动,展示经典、宣介经典。把诵读与诗歌、诵读与音乐、诵读与舞蹈、诵读与表演、诵读与舞美、诵读与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音·舞·诗·画”独特诵读艺术舞台展现方式,通过单诵、对诵、合诵等多种诵读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诵读艺术的魅力。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活动,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陶冶情操,传承经典,不断热爱诵读活动,提升诵读水平。

三是开展诵读“六进”活动,发挥“第三课堂”主实践作用。组建经典诵读志愿者文艺小分队,发挥“轻骑兵”作用,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军营“六进”活动,采取“校校”“校地”“校企”“校军”等共建模式,加强经典诵读实践基地建设,检阅经典诵读“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训练成果。通过文化“三下乡”、“经典润乡土”、青年志愿服务等形式,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播者和践行者,让中华优秀经典走进人民大众,植根人民土壤,让高雅艺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新时代呼唤诵读艺术,新时代更需要诵读艺术人才。让我们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坚守人民立场,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诵读艺术青年人才,使“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