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访福建工业学校校长陈礁

发布日期:2023/6/10 8:29:37 浏览:

她,用了22年的时间,作中职教育教研工作,编织了一份浓浓的职教情节,又用了7年时间,担任教学副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年逾57岁,本该在既有的岗位上,自如应对,却因为工作需要,在今年担起了福建工业学校校长的重任。谈话间,她不止一次提到前任校长的奉献与睿智,才成就了今天福建工业学校示范校建设的不菲业绩;也不止一次坦言,这份无法推卸的责任来得太重,以至于感到职业生涯会伴着示范校建设再次延展。

在福州,福建工业学校宝马实训基地的办公大楼,这里简洁、一切那么有条理,就像陈校长的思维,这里规范,又不失人本关怀,与福建工业学校的治校风格完美契合。围绕共同关心的示范校建设话题,我们的谈话开始于下午5点。陈礁,福建工业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曾经当过4年工人,任过3年助理工程师。这位踩着铁屑、伴着教研经历一路走来的校长,更懂得职业教育的深刻内涵,进而在职业学校示范校创建过程中,稳步推进、不断沉淀,在示范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

记者: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工作,对学校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都有明确要求。针对制度保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环节,学校进行了怎样的顶层设计?

陈礁:学校自2011年7月启动示范校建设以来,以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3个重点建设专业和1个德育特色项目为架构,一是成立机构,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示范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各机构部门实行负责人责任制。制订了《福建工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福建工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福建工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为建设项目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机制约束。二是创新项目工作机制,根据各阶段计划安排,学校建立按季度检查汇报制度,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考核机制;要求3个重点建设专业、德育建设项目负责人和专业组长每周一、周四集中交流、探讨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破解难题的有效办法;定期召回校企联合会议和阶段性“回头看”会议,及时总结、分析并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三是明确建设内容,涵盖体制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养成教育与自主管理创新等任务。两年来,学校紧扣“校企合作、改革创新、服务发展”这条主线,以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以点带面,牵头组建了机械工业职教集团,福建机械行业中等职教指导委员会,成立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现了所有专业校企合作的全面覆盖,创建成效显著,办学吸引力进一步提升。

记者:面对众多的建设任务,在推进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学校重点抓了哪些工作?

陈礁:两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海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示范校建设的框架设计,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办学思路的引导下,依托各自专业的校企合作平台,引入名企加盟,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工作,在培养现代职业人的同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数控专业探索了“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依托福建机械职教集团,设立数控产品加工生产线和模具、注塑生产车间,生产一线的操作者均为学校老师和学生,班组长由实习指导教师担任。对外承接生产业务。教学上,打破常规,在校内完成理论教学、基础技能训练和考证训练,将生产性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移步企业车间和企业教室中进行。形成教学和生产、学习和工作紧密融合的“教产结合、学工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专业引入宝马、奔驰等名企,学历教育与社会培养并举,深化了“校企联合,共育人才”的办学目标。校企在双元办学模式下,实行“订单”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培养师资、建设培训基地,共同组织教学、质量监控等。除“订单”培养外,还承担了华南地区宝马经销商员工的再培训和宝马合作院校师资的培训任务。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已开办了5个宝马“订单”班、举办了32期宝马企业员工培训班、9期全国宝马合作院校师资培训班。

动漫专业与福州吴越动漫工作室合作,引企业项目入校,企业、学校的“双工作室制”,将企业真实项目作为学生的实训作品,企业技术总监和技术人员定期到校授课,并指导产品完成。在校企项目合作中,企业收获了满意的人才.学校培养了过硬的师资,学生收获了成功的自信。

在重点专业建设的同时,学校全方位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德育方针,通过养成教育、自主管理两个德育特色建设子项目,将建设过程融人育人的各个环节。

重点专业建设与德育特色建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助推了教师群体的快速成长,并逐渐形成了融有优秀企业精华的校园文化。

记者:示范校建设工作开展两年来,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陈礁:国家实施的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工作,重在内涵建设,是围绕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指向明确的目标、有规划设计、有资金支持、有制度规范的过程性建设,对教学改革的推动远远大于以往的终结性评价评估。另一深刻的感受是一定要以“校企合作”为主线进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这是应该而且必须实施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合作,不是停留在一种人情关系维系、接受学生实习、互派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浅层次合作,而应该在人才、技术互通,规划、发展互信的基础上,实现理念、文化的互融,只有在这种同生共存中形成的双赢合作机制,才能够真正符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主旋律,也才能可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两年建设中最深的体会。

记者: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既是一直以来职业教育的办学追求,又是最需要探索与突破的难点,您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有什么成功的案例?

陈礁:走校企合作之路,吸引优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逐步形成合作机制,尽管这条路走得很艰难,但在这期间,我们受益无穷,因此是我们坚定不二的选择。校企合作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是与宝马公司的合作.让我们能够借助世界一流企业的优势,解决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双师培养问题,实训设施问题,新技术进课堂问题,学生高品质就业问题,等等。与世界优秀企业开展合作,更能够用前瞻的理念,从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方法、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去实施改革。宝马公司对合作学校的选择,无论是对硬件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从教师的选培条件,场地的建设标准,过程的监管模式,甚而.就连教学培训区绿色植物的摆放,都统一要求。在有合作意向的学校中,我们的条件不是最好的。但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凭着对校企合作的深刻认识以及学校严谨的管理,既“规范每一项管理”,又“关注每一个细节”,最终打动了他们,双方投资1000多万共建宝马培训基地,成为了全国唯一一所与宝马合作的中职学校。与宝马合作的成功例子,让我们体会到,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有一流企业合作,对学校办学品质是全方位的提升,这里含有队伍建设、教学理念、方法、评价、校园文化、精细化管理等。

在示范校的创建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住“人的建设”,打造“双师型”队伍。国家给我们拨了960万元,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不是能买多少设备,最关键的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宝马公司培训师为例,与宝马公司合作以后,他们将企业用人的标准迁移到师资的培养上,没有拿到宝马培训师资格证的教师不能走上宝马班的讲台。培训师的产生,需要在宝马培训学院过面试、笔试、动手测试的基本素质关,十几门宝马网络课程关,沈阳宝马制造工厂一线的生产关,宝马4S店跟班学习关,以及宝马相关技术方面的考试关。除此之外,还要在宝马上海培训学院学习宝马的教育理念,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的使用都要经过宝马的专门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磨砺,他们的眼界开阔丁,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多样了、自身业务素质提升了,教出的学生是企业所要的。

在专业教师的培养上,我们以此推而广之,通过搭建“制度导向、校企合作、技能竞赛、进修和青蓝工程、人才引进”五个平台,大面积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素质。

记者:总结您担任学校领导以来的办学经历,您认为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示范校建设项目对学校最大的促进作用是什么?

陈礁:从1984年到2006年,我在省职教中心从事职业教育教研工作。20多年的经历,积累了一些思考,然后把这些思考带到学校进行实践。我一直认为,职业学校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教研。职业教育有自身发展规律,人的成长也有规律,教改就应遵循这些规律,科学设计,合理推进。需要通过研究和思考来把握决策和科学实施。但由于学校对教研工作的忽视,以及轻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导致在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标准制定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职业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这次国家示范校建设与以往评估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紧紧围绕质量提升,开展各项工作,这是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质量的一次创建工作,这大力推动了教研工作上台阶。例如,各专业拟定任务书、人才培养方案,首先专业教研组组织教师大量下企业调研,而后分析专业特点,研讨如何确立建设框架,在企业专家指导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编写校本教材,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这些环节都引发了老师们的激烈争论,各种观点的碰撞,不断地修订,最终形成了我们预期的成果,这就是我要的教研——在争论中趋同。这种工作的模式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有力地推动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进而会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因此,示范校创建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我们逐步摸索,并形成研究习惯的过程。两年多来,我们致力于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对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并遵循这些规律,制定各项教学、管理文件,实现高品质的管理与教学,这种内心的坚持,通过示范校建设,使我更坚定了。

记者:您认为当前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陈礁: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总结、固化、应用这些成果,并使之成为聚沙成塔、水滴石穿的常态化,是我们在示范校建设后需要努力并坚持的,尤其是校企合作。此外加快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作为中职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对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一直认为鲁昕副部长提出的加快推进信息化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管理的第一线,我们体会到,信息化是科学管理、有效教学的支撑。利用信息化,我们能及时扩展、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使教学贴近社会与市场:信息化建设能够缓解实训工位不足,降低设备投入与日常教学成本,提高教学安全性。所以,信息化建设是示范校建设之后.我心目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这对我们还是薄弱环节,是我们的软肋。在信息化的整体构架上,还存在很多困惑。作为一个基层学校.我们无法独自建设一个大容量的资源平台,我们需要相关部门来搭建一个区域性的、整体性平台,来实现管理资源、课程资源等众多信息化资源的共享。也希望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有优质的资源可以共享。

记者:谢谢您接受本刊采访。我们相信,成百上千所的示范校建设,没有一个一揽子解决的完美方案,但只要我们找到清晰的发展路径,并加以总结、沉淀,示范的效果就会产生极强的辐射效应,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从示范、试点,走向稳定的、长效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本刊记者席东梅)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