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百岁的她也曾无问西东集美工业学校后天迎百年校庆

发布日期:2020/10/25 17:43:05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0-10-19

百年来始终坚持传承嘉庚精神。

厦门网讯(本版文/厦门日报记者佘峥通讯员黄晓峰本版图/集美工业学校提供)10月21日,集美工业学校将迎来100周年校庆。今明两天,我们通过历史和现在,为您展现集美工业学校的百年,历经炮火,有分分合合的曲折,有奋斗的汗水,也有骄傲。

她由两所学校合并而来

应该说,这所中职学校办学100年的意义不仅在于数字,更重要的是,这也是陈嘉庚创办职业教育的百年纪念——位于杏林的集美工业学校,起源于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商科,是集美学村“遗落”在外的一颗明珠。1959年,她正式得名“福建省集美轻工业学校”,华丽转身,开启了曲折而光荣的历史。

2016年,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合并,新校名定为“集美工业学校”,翻开新篇章。

回看集美工业学校的百年,有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曾用名”,曾经办过大学,还曾搬到南平……所有这些背后,是办学的辛酸和对诚毅品质的坚守!用大白话来说,分分合合,兜兜转转,还屹立不倒。

她演绎了中职版的《无问西东》

几年前电影《无问西东》上映后,在炮火中培育人才的西南联大成为热门话题。在集美工业学校的百年历史中也曾演绎过中职版《无问西东》——1937年到1945年,为躲避战火,集美学校内迁到安溪、大田办学,集美工业学校就在其中。几十年后,有人将当时的集美学校称为福建的“西南联大”。

这些年,这段内迁办学史,更加频繁地被集美工业学校提及。集美工业学校校长陶顺生说,内迁办学的历史,只有8年,却被惦记80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抗日烽火中办学背后的意义,在于其艰苦办学、自强不息的境界;还在于“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

【八年内迁】

抗战期间

弦歌不辍

第一次内迁集美→安溪

师生翻山越岭徒步65公里迁校

1937年9月3日,日本飞机、军舰掩袭厦门,集美危急,集美学校校董陈村牧打电报征得陈嘉庚同意后开会决定,学校准备迁往内地。

要搬去哪里?权衡利弊之后,安溪县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最为适宜。安溪属山区,距离泉州、厦门有一定距离,不是敌机轰炸的目标,却有两条主干公路可通集美、泉州等地。

陈村牧先派人到安溪借县城内南端文庙作为校舍,这中间还发生一个插曲,安溪县已经准备将文庙用作盐仓,集美学校校友、当地士绅赶紧游说,列举指出贮盐对于庙的各种危害,终获同意借为校舍。

陈村牧制定了搬迁计划,将图书和仪器等用车运往安溪。大约10月中上旬,集美工业学校的前身——集美商业学校师生们背着行囊,唱着战歌,翻山越岭65公里,一天之内赶到安溪,前往安溪后垵乡。

第二次内迁安溪→大田

在敌机轰炸中办学一度把教室设在山林

位于大田县城的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

不过,椅子还没有坐热,安溪也不安全——1938年5月10日厦门沦陷,安溪也岌岌可危,集美学校决定再次分迁:商业、农林、水产航海三个职业学科移设大田,并得到大田各界支持;大田中学(现大田一中)还支援了课桌椅和部分设备。

1939年1月27日,集美职校的教学设备开始运入大田文庙——当时,省教育厅已经下文将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校核定校名为“福建私立集美职业学校”。集美职校借用文庙、朱子祠、县体育场馆为办学场所,安顿了下辖的集美水产航海、商业、农林三校14个班614名师生。

但是,大田很快也容不下一张课桌——1939年,福建省国民政府迁至永安,大田县处闽中腹地,扼守永安泉州公路要道,县城成了日寇轰炸的主要目标之一。从1939年8月开始,日寇飞机频频骚扰、袭击大田县城。9月20日,六架日寇飞机在大田城区上空盘旋,瞄准文庙俯冲、扫射、轰炸。敌机飞得很低,几乎贴近树梢,猖狂得很。集美职校文庙校舍中弹2枚,师生因及时疏散到预备的防空洞内,幸无伤亡。

很显然,集美职业学校已被日寇盯上,但是,这仍然没有吓倒集美学校,水产航海和商业两科一度疏散到离城三里的仙亭山,在“森林课堂”里上课。

与此同时,大田乡贤等人也在为集美学校寻觅相对安全的办学地点。他们找到大田城郊的玉田村。玉田村民风淳朴,离县城2公里,1939年10月,学校再度迁到玉田村,深明大义的玉田乡亲慷慨腾出了43处宗祠、民居供办学。

在玉田村乡贤和村民的协助下,集美职校师生把一座座民宅、祖祠修葺成洁净的教室、办公室、图书馆、膳厅、宿舍、医院,把水塘填平整理成操场,又疏通水沟,整修道路,种植花草树木,玉田村俨然成了“第二集美学村”。村里房前屋后,村道地头,后山林间,集美学子手捧书卷、琅琅诵读,成了抗战时期大田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1939年6月26日至27日《福建民报》刊登的《生活在山间》一文,描写了当年集美学子在山间上课的情景:“‘书声琅琅,遐迩交缠’,我们只要稍一留心,即可听到从另一群的人们那里传送过来的读书声,讨论声……笼罩在这山的周围。那三五成群的人们,就在这声音的底下,过着课室里的生活。”

到1945年回迁集美,集美学校内迁安溪县八年又三个月,职业学校内迁大田县七年半,集美学校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但为安溪、大田等地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百年变迁】

迂回曲折屹立不倒

集美工业学校的百年,可以划分几个关键阶段:1920年创办;1959年,始称“福建省集美轻工业学校”;1965年,集美轻工业学校和集美财经学校“分家”;2016年,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合并,新校名定为“集美工业学校”。在这里,我们为您梳理她曲折迂回的百年历程。

师生在旧校舍前合影。

1985年恢复集美轻工业学校校名。

集美轻工业学校

1920年成立

陈嘉庚设集美学校商科

1920年8月,陈嘉庚在集美学校增设商科和水产科。“集美学校商科”即集美工业学校前身。1920年9月1日,学校在集美“居仁楼”开学,学生25人。

陈嘉庚先生为什么创办集美学校商科呢?研究者认为,当年陈嘉庚在经商时发现海外华侨和国人的经商观念和经营方式陈旧、落后,难以满足商业发展需求。集美学校商科,修业年限为四年,主要授以商业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1924年,集美学校商科升格为“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商业部”;1927年,集美学校体制变更,改部为校,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商业部乃更名为“福建私立集美商业学校”。

1959年转身

改名集美轻工业学校,几经波折

1959年,3所厅属中专学校——厦门纺织工业学校、泉州食品工业学校和福建集美财经学校合并,改称福建集美轻工业学校,华丽转身。

1960年,福建集美轻工业学校增设大学部,与中专部并存,改称福建集美轻工业学院。大学部设有轻工机械、食品工学、发酵工学三个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4年。

1962年,福建集美轻工业学院调整停办,恢复福建集美轻工业学校。

1965年,集美轻工业学校分为“轻工”“财经”两校,“轻工”学校迁至南平,与设在该市的福建造纸工业学校合并,改称福建省轻工业学校。

也就是说,1965年前,集美轻工业学校和集美财经学校是生命共同体,1965年后,则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文革”期间,学校曾停办过四年。1974年1月,学校在厦门市杏林现校址复办,改称福建轻工业学校。

1985年恢复集美轻工业学校校名。

福建化工学校

1958年成立是我省首批化工中专

福建化工学校校园。

福建化工学校1958年在厦门大同中学成立,是一所以培养日用化工、石油化工等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主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是福建省化学工业史上第一批化工中专;1960年夏,学校迁址杏林。

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两万多名毕业生,2008年划转厦门管理。

2016年合并为集美工业学校

2011年,厦门市开始酝酿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两校合并,一方面,两所学校都位于杏林,相距不远;另一方面,两校建设年代较早,占地面积偏小,实训场所更是严重缺乏,发展也受到限制,而且,两校的专业设置也有很多雷同。

2016年,集美轻工业学校和福建化工学校正式合并,新学校定名“集美工业学校”

2018年9月,原福建化工学校开始打包,把60年的“家底”,全部搬到一公里以外的新校——集美工业学校,即原来集美轻工业学校所在的校址。

2019年9月1日,原福建化工学校完成搬迁,两所学校真正在一起了。

学生在实验室中。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