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地方单位 > 正文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2016年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

发布日期:2016/4/13 18:12:17 浏览:

是我国经济发展大省,2009年2季度以来经济运行持续回升,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较好。2012年,全省生产总值19,701.78亿元,比2011年增长11.40;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56.50亿元,同比增长15.62;全省进出口总额1,559.3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8.65。2013年以来,福建省经济运行延续了2012年回升向好的态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较好。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21,910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4;2014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05.55亿元,同比增长12.9;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0,90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

厦门市的经济和外贸发展形势与福建省类似。2012年厦门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81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2013年厦门实现GDP3,018.16亿元,同比增长7.14;2014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在2010年的逐渐消退,厦门经济复苏势头将更加稳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规模、港口吞吐量等重要经济指标都将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2.11亿元,比2011年增长10.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2.64亿元,比2011年增长18.1;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18.88亿元,增长18.4;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227.31万吨,增长10.1;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20.17万标箱,增长11.4;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744.91亿美元,增长6.2。

201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4.97亿元,比2012年增长1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7.26亿元,比2011年增长1.1;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531.8亿元,增长2.5;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9,087.83万吨,增长10.8;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0.79万标箱,增长11.2;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840.94亿美元,增长12.9。

201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2.94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2.95亿元,同比增长16.7;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04.06亿元,同比增长32.4;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05亿吨,增长7.4;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57.24万标箱,增长7.1;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835.53亿美元,减少0.6。

(2)行业政策

对外贸易是我国GDP增长重要动力;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最大的出口国;外贸是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中国经济的战略地位难以动摇。因此,政府经济决策部门对于外贸的关注程度很高,出台政策配套性较好,2010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406个税号的退税率,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体现了国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意图,因而对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精深加工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国家对于具有全局性影响的自由贸易区协定也进行大力扶持。中国已经与东盟、新西兰等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贸协定,与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协定也正在商谈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自贸协定以及配合战术层面的关税、产业政策将进一步拓展贸易空间,降低关税壁垒,推进外贸行业的发展。

国内贸易方面,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办(2012)47号),该“十二五”规划指明未来五年主要目标是统筹国内贸易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商品流通体系,促进内贸领域服务行业大发展,全面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大办推进流通现代化,保障国内市场稳定运行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深化国内贸易的改革开放。此内贸规划出台后,将有望从政策上加大对消费的开拓力度,形成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转型。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2015年4月21日,中国(厦门)自由贸易实验区挂牌成立;这是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国发〔2013〕38号)要求,自贸区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中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自由贸易园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有望成为我国外贸新常态的方向和驱动因素。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2015年,商务部要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落实加快自贸区建设的精神,谋划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发行人地处厦门自贸区,可充受政策带来的好处。

(3)行业发展趋势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3.4、6.1和0.4。其中,3.4的进出口增速,大幅低于年初时提出的7.5的目标。然而,增速放缓的背后是中国对外贸易市场更加多元化、贸易方式更趋合理、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外贸新常态逐步确立。这样的“缓速高质”的状态2015年或将延续。2015年的外贸增长目标或将从去年的7.5下调至6左右。这将成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最低的外贸增长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对外贸易也进入了稳增长、调结构、提质量为特征的新常态。

不过,也要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和变化。就国际方面来讲,在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美国经济已经显示出相对稳固的复苏态势,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也将平稳增长,增速将略高于发达经济体。在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引导下,这些对于稳定我国的外贸出口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国家出台的促外贸稳增长系列措施,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

随着贸易行业竞争的日益剧烈,贸易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求贸易企业由简单中间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贸易企业通过提供物流、仓储、信息等综合服务获得新的生存支点,服务链的延伸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新的竞争格局下资金实力雄厚、业务规模大、专业性强、管理水平高的公司在提供综合服务方面更具有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型综合类贸易企业具有快速发展的实力和优势,而中小贸易企业则由于综合服务能力的欠缺而制约其未来的发展。

2、物流行业状况

(1)行业概况

港口是综合运输的枢纽,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崛起,世界港口中心逐渐由美洲向中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转移。自2003年以来,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我国海岸线长达18,400公里,沿海11个省市区人口占全国的40,GDP占全国的56,有着港口业发展的良好自然条件和重要的经济基础。根据交通部的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413个港口,年吞吐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沿海港口36个,平均50公里一个千万吨以上规模的大港,200万吨以上的内河港口87个,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沿海港口形成了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港口布局,全国几个亿吨大港均分布在沿海一线。

2012年,受宏观经济影响,我国港口运输生产经历了增速下滑、企稳、回升三个阶段,在全球经济放缓,外贸需求不足的同时,我国港口还承受来自国内经济转型的压力,特别是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矿建材料等资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增速明显放缓,有些甚至是负增长,导致对煤炭、铁矿、原油等大宗货物需求下降,加上外贸形势较为严峻,集装箱运输增长回落。2012年度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同比增长7.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8.8亿吨,同比增长8.2;内河港口完成38.96亿吨,同比增长5.9

厦门港稳居全国第七大集装箱港、福建第一大港地位。厦门港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东南沿海区域性枢纽港口和对台航运主要口岸。2009年从以往千万吨级一跃突破亿吨,2012年,厦门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72亿吨,同比增长10.1;集装箱吞吐量720.17万标箱,同比增长11.4,增幅在南部沿海港口中排名第一位,在全国主要沿海港口中排在第三位。

2014年,厦门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05亿吨,同比增长7.4;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57.24万标箱,增长7.1。

(2)行业政策

2010年上半年召开的厦门市十三届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加快厦门港口物流产业培育发展,促进海峡西岸现代航运物流中心尽早形成的建议”的议案。港口物流产业将成为厦门市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该议案还提出发挥厦门作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作用,大力发展对台中转联运,为两岸商贸流通提供最便捷的综合物流服务。2010年3月12日,厦门市正式被列入全国首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为做大做强厦门市现代物流产业,推进海峡西岸航运物流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扶持重点物流企业和项目的发展建设,2010年7月,厦门市政策发布了《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在加强物流用地保障、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加强金融服务支持、提高口岸通快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政策优惠支持。

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业内称为物流“国九条”。2012年,以落实物流“国九条”为主线,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相继出台。在税收优惠、资金支持、取消不合理收费等方面均有政策落实。

2014年9月,国家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深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必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2014年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商务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及国家标准委11月18日联合印发《关于我国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强物流信用服务机构培育和监管、推进信用记录建设和共享、积极推动信用记录应用、开展专业物流领域信用建设试点、加强物流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等十余项措施。《意见》对建立健全物流业信用体系,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在物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对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最新地方单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