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百姓生活 > 正文

环境美、生态优、产业兴“美丽河湖”厦门筼筜湖如何蝶变而成?

发布日期:2023/10/30 8:49:28 浏览:

合整治,是厦门全面推进美丽筼筜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近40年间,除了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外,厦门还着力构建出共治共建共管共享格局,全面推进美丽筼筜建设。

期间,打造出“一套法、一规划、一基地”的全面治理体系,即专门制定出《厦门经济特区筼筜湖区保护办法》治湖法规,为湖区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编制《筼筜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化方案》《专项保护规划》,形成“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补给、生态修复、智慧调度、长制久清”的治理规划,明确各阶段目标,形成系统化治理体系;建成白鹭洲东公园“筼筜故事馆”生态文明科普基地,通过讲述筼筜湖治理整治故事和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打造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科普基地。

推行“一小组、双湖长、三层级”的组织保障机制,即成立以厦门市委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筼筜湖片区大提升专项工作组,统筹开展湖区治理提升工作;实行双总河长制,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市级总河长,强化“治水”工作的党政同责,将筼筜湖提升为全市唯一的市级湖泊,由分管副市长任湖长;2018年出台全面推行湖长制实施方案,筼筜湖片区现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建立市、区、镇(街)三级河长体系,并明确市级筼筜湖湖长由副市长担任,全面有力压紧压实管理责任。

筼筜湖重新成为白鹭等鸟类“诗意栖息地”。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实施“生产转、生态美、生活安”的综合提升模式,包括:以“壮士断腕”般的决心主动搬离大批污染企业,从一股污水或一根水管的细节入手,建设完备截污体系,构建智慧水环境管理平台;创造性地将淤泥就地堆填造岛,在寸土寸金的繁华市中心成功造地并建成国家级重点公园白鹭洲公园,以及白鹭自然保护区白鹭岛,为鸟类等生物构筑良好的栖息环境;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筼筜湖流域水质治理质效,实现筼筜湖水环境的大幅改善,人民群众宜居宜业。

不仅着眼于治湖本身,还着眼于治湖后的成果利用。如,致力于加快生态产业绿色发展,思明区以“生态 ”理念,推动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开花结果。该区出台多个总部经济相关扶持政策,以生态资源带动片区提升,吸引一流投资,引进世界500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企业总部和高科技企业和总部经济落户,集聚滨北超级总部集中区,形成“两带两区”的生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

持续探索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即厦门市、思明区依托筼筜湖现有山水脉络,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建设鹭江沿岸城市会客厅,高起点谋划推进“城市阳台”体系,并大力推动生态产业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条全域生态旅游的“大厦之门·幸福思明”新模式。

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共享发展,融合闽台文化、华侨文化和海洋文化,建成筼筜书院、白鹭女神、鸽子广场、南湖公园、海湾公园等文化与休闲场所,打造出白鹭洲地标式景观,“以节促产”“以赛促产”,引来金鸡百花电影节和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形成“文化 旅游”“赛事 旅游”融合新样板,成功打造《白鹭女神》水幕演艺特色项目,实现生态资源与文旅资源有机结合。

“筼筜湖的有效治理,不仅构建出‘城在海中、海在城上’的独特城市格局,还显著提升了厦门市主城区的居住和营商环境。”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守正创新,绿色实践成效斐然

经过持续综合整治和成果利用创新发展,筼筜湖绿色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多方面的斐然成效。

水资源功能大举提升。经整治后,筼筜湖总库容可达380万立方米;充分利用海水自然潮差的动力,每天还可引入新鲜海水约130万立方米,沿导流渠引至湖东桥下的内湖,由内湖向外湖流动,形成“北进南出”的大循环;“西水东调”调水能力提升至每天18万-27万立方米,极大提高了水体流动性,“西海域海水作为补给水源,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水生态系统大为优化。白鹭岛种植秋茄、白骨壤、红海榄等品种约2.6万平方米红树林,实现了生态固堤和景观提升的有机结合,在城市中心区为鸟类和海洋生物等再造了一处栖息繁衍的新“绿洲”和城市湿地;湖区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游泳生物由极度耐污的攀鲈鱼1种,增加至63种以上,浮游植物约200种,底栖生物14种,还有粗皮鲀、中华鲎、栗喉蜂虎、田鹀等珍稀保护动物;设立白鹭自然保护小区,95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生物多样性恢复到较好水平。

筼筜湖与大海交汇处,鸥鹭翔集,生物多样性丰富。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水环境状况显著改善。截污体系完备,分期完成对湖区周边排洪沟口、雨水口的全面截污,并通过西堤闸门与“西水东调”系统,利用自然潮差纳潮引水并导流循环,大幅改善筼筜湖水质,水体无机氮浓度从1985年的16.90毫克/升降至2015年的1.83毫克/升,到2022年再降至0.48毫克/升;公众对2022年“美丽河湖”建设成效的综合满意度为98.0。

水经济产业有效激活。筼筜湖综合治理,有力推进流域的产业转型和厦门城市发展,其以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带动周边10平方公里的土地价值显著提升,为优质企业总部落户、高端现代服务业聚集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滨北超级总部基地落地建设,打造出一批“税收十亿元楼”,还充分激活海湾公园休闲娱乐“夜经济”。同时,开发出“筼筜雅游”旅游项目,引来大批游客,为西堤、海湾公园一带商户带来勃勃商机……2021年,筼筜湖周边第三产业实现营收1597.6亿元,筼筜湖片区逐渐发展成为厦门市标志性的行政、金融、商贸、旅游、居住中心。

水治理经验得到认可。筼筜湖综合治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完善治理机制,其治理经验和模式备受国家乃至国际认可。如,20世纪90年代初,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价为“东亚海域污染防治管理的示范工程”,并进行全球推广示范;2020年,筼筜湖综合治理模式列入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2021年10月,筼筜湖生态修复作为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2022年,筼筜湖保护中心获评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厦门,筼筜湖的绿色实践经验还被广泛借鉴到五缘湾综合治理、环东海域综合治理、岛外九大溪流综合治理等项目中,助力高颜值的生态画卷在这座城市里越展越宽、越铺越长。

“生态安民、产业富民。”何伯星表示,筼筜湖蜕变为举国闻名的美丽河湖,在于厦门始终贯彻筼筜湖治理“20字”方针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嘱托和要求,坚持将“两山”理论贯穿到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在于厦门始终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加快整合生态环境资源和相关第三产业资源,以“生态 ”为主线,推动生态与产业深度融合、开花结果,推进生态和产业高度互动、融合发展,稳定实现“人水和谐”,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在于厦门始终不断深化湖区治理机制,形成“科技治湖 智慧管湖 社会共享”的综合治理体系,探索出以改善湖区水环境和岸上生态环境为根基,以多元化推进生态产业融合的“绿色带动效应”型和以高水平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文化传承”型等为主要模式的城市中心城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进而实现全域绿色发展……“筼筜湖蝶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为实现河湖‘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余乃鎏陈智勇)

上一页  [1] [2] [3] 

最新百姓生活
  •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转发中国就业培训04-03

    来源时间为:2024-3-21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现将《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关于开展“贷你创业”助力行动的通知》(以下简……

  • 涉强制购买保险等福建龙岩4家农村信用社被罚04-03

    来源时间为:2023-06-14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中国消费者报》官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搜索当前位置:涉强制购买保险……

  • 二手车出口的主要环节有哪些?03-29

    二手车出口包括收车、交易、转移登记、整备、检测、出口、注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其中在检测环节,拟出口二手车需按照“一车一检”的方式,委托具备机动车安全检验CMA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