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诚聘人才

发布日期:2020/5/31 19:27:33 浏览:

人护照、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机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教育部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出国前的最后学历学位证书等扫描件。

(3)达到我校引进人才条件的(具体详见《福建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提供至少2封同行专家推荐信(国外应聘者,须有1封国外同行专家推荐信)扫描件,推荐人应是本领域知名专家,且须有专家手写签名。

3.点击“简历预览”,查阅填写简历情况。

4.点击“选择职位”,选择适合的职位,完成应聘。

三、支持方式

符合我校引进人才条件的,将按《福建师范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闽师人[2009]62号)文件提供科研资助费、购房补贴和安家费。另外,根据福建省现行文件规定,符合当年度《福建省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并经省公务员局确认的引进到我省工作的紧缺急需人才,可享受省里发放的生活津贴和住房补贴。学校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者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和科研项目。

对于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具有发展潜力的紧缺人才,学校可根据情况采取一人一策模式或特殊政策措施,具体支持方式按照双方协商签定的协议执行。

四、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人事处

邮编:350108

联系人:郑老师乐老师

联系电话:0591-22867359

应聘网址:福建师范大学人才招聘网()

附件:

1.

闽江学者

福建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坐落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00多亩。校本部现有本科专业62个,全日制本专科生23000多人,各类研究生近6000人,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已形成了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在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1200多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400多人。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进入新时期,学校进一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强校”战略,朝着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校拟在省重点学科设立“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岗位。从2010年到2012年,学校计划面向海内外招聘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0-15名,热忱欢迎海内外英才来校施展才华,携手共创福建师范大学美好明天!

一、特聘教授、讲座教授设岗学科

1.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3.课程与教学论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5.体育教育训练学

6.汉语言文字学

7.中国古代文学

8.中国现当代文学

9.音乐学

10.美术学

11.专门史

12.基础数学

13.凝聚态物理

1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5.自然地理学

16.发育生物学

17.光学工程

18.发酵工程

二、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招聘条件

(一)特聘教授招聘条件

1.关心支持海西建设,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一般具有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自然科学类原则上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类原则上50周岁以下,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3.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担任教授或相应职位;

4.承担核心课程讲授任务;

5.学术造诣高,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

6.具有发展潜力,对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能力;

7.具有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善于培养青年人才,注重学术梯队建设,能带领一支创新团队协同攻关;

8.保证聘期内每年在学校工作累计达9个月以上;

9.具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经历的可直接招聘。

(二)讲座教授招聘条件

1.关心支持海西建设,科学道德高尚,学风严谨,为人正派;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副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国内应聘者应为高水平大学的知名教授;

3.学术造诣高,在国际国内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取得国际国内公认的较大成就;

4.保证每年能在学校一般工作3个月以上,因特殊原因,最少不得低于2个月;

5.具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或讲座教授经历的可直接招聘。

三、支持方式

(一)工作条件

1.学校以项目形式为聘任的特聘教授提供配套的科研经费,三年内自然科学类特聘教授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不低于50万元。

2.聘期内,招聘岗位所在单位为特聘教授提供必须的实验用房、办公室和仪器设备,并配备学术梯队和工作助手,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开展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科研条件。

(二)生活条件及待遇

1.特聘教授奖金每人每年10万元人民币,同时享受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讲座教授奖金每人每月1.5万元人民币,按实际工作月支付。对受聘的闽江学者聘期内符合闽委办〔2010〕2号有关规定的,可享受闽委办〔2010〕2号文规定的优惠政策,不重复享受闽江学者奖金。

2.校外招聘的特聘教授,若人事关系转入并全职在我校工作的,根据学校引进人才有关办法,提供60-100万元的安家费和购房补贴,并协助安排配偶工作和未成年子女入学,具体按双方协商签订的协议执行。讲授教授在校工作期间安排学校公寓住房。

(三)其他支持方式

1.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聘期内研发高新技术、转化科技成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成就者,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9〕29号)获得有关产权收益。

2.学校支持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申请国家、省重大科研项目,并根据项目需要组建创新团队。

四、应聘方法

应聘者从福建师范大学人事处网站()下载表格,填写《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申请表》或《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候选人申请表》,并提供相关支撑材料。相关支撑材料包括:身份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及聘书、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以及能证明符合引进学科所必备的相关学术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复印件;其中,海外留学人员还须提供本人护照、我国驻外使(领)馆教育机构出具的留学回国人员证明、国家教育部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出国前的最后学历学位证书等复印件。

学校将按照招聘条件对应聘者履行岗位职责及完成岗位任期目标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评议,对评议通过的拟推荐人选,经校党委常委会确定后上报省教育厅、财政厅。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人事处

邮编:350108

联系人:郑老师乐老师

联系电话:0591-22867359

电子邮箱:

附件:

1.

2.

3.

博士后招生

福建师范大学现有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艺术学、教育学、数学、化学10个博士后流动站。为进一步推动博士后事业的发展,热忱欢迎海内外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优秀博士来福建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博士后招收条件

凡是新近获得博士学位、专业对口、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均可申请到我校做博士后。

二、合作导师及招收方向等情况(按姓氏笔画为序)

站点

博士后

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

邮箱

理论经济学

刘义圣

宏观经济理论与运用研究

张华荣

国别经济研究、《资本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

李建平

《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李建建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与现实

李闽榕

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竞争力

林卿

农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廖福霖

生态文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中国语言文学

马重奇

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汉语史

王汉民

中国古代小学与戏曲

朱玲

修辞学

张善文

易学经学

李小荣

佛教文献与文学

汪文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散文

陈庆元

魏晋南北朝文学、福建区域文学和文献

陈泽平

汉语方言学

林志强

汉语文字学

郑家建

中国现当代各体文学

祝敏青

汉语修辞学

席扬

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现当代文学学科史

袁勇麟

20世纪中国文学、世界华文文学

郭丹

先秦两汉经学与散文、史传文献研究

葛桂录

中英文学与文化关系

辜也平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小说

谭学纯

文学修辞学

历史学

王晓德美国外交史

汪征鲁

中国政治制度史、专门史、魏晋南北朝史

汪毅夫

中国文化及闽台关系史

林国平

闽台历史与文化

林金水

中外关系史、中国基督教史

胡沧泽

中国政治制度史

谢必震

中外关系史、闽台历史与文化

谢重光

佛教社会史、区域与族群文化、唐宋史

地理学

仝川

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湿地保护

朱宇

人口学

李虎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杨玉盛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生态效应

陈兴伟

水文与水资源

袁书琪

闽台文化与旅游地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

何贻纶

科学社会主义、国际政治学

李建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研究

杨立英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苏振芳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林修果

马克思主义与政府治理

郑又贤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般理论研究

郑传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般理论研究

赵麟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般理论研究

体育学

陈俊钦

竞技体育发展与运动训练理论

黄汉升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艺术学

王耀华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学

叶松荣

西方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

李豫闽

美术理论、闽台民间美术理论与实践

翁振新

美术理论与创作、中国古代画论、东南画风研究

蓝雪霏

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教育学

许明

教育史、比较教育研究

洪明

教育史、比较教育、教师教育研究

黄新宪

教育史研究

数学

李永青

非线性分析

李松鹰

复分析、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

钟怀杰

泛函分析、空间与算子理论

化学

陈祖亮

环境修复技术

林金火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天然高分子的功能化、橡塑材料和涂料的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