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福建农林大学:“一主三辅”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0/4/2 9:11:20 浏览:

思政课“一主三辅”模式教学改革就是要进行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研究与探索,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

一、“1 3”新模式:多维发力,破解教学难题

2011年福建农林大学开始系统建设思政课“一主三辅”教学模式。一主,即思政课主渠道的教学改革;三辅,即紧紧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开设系列人文选修课、举办读书沙龙讲座、建设网络互动平台等三种辅助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是以“三个结合”提升教学魅力。专题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教研室分章节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注重与高中教材的区别与联系,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深度与广度上有重大提升。课堂实训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堂实训以主题发言、时事播报、开卷有益等形式开展;课外实践包括校内公益活动及社团活动、课外基地实践及社会调研等。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已建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内的3门在线开放课程,建立了思政课在线资源库,形成了线上线下的翻转教学。

二是以“三种模式”形成大思政教学空间。

辅助模式一:开设人文公选课。目前围绕思政课主渠道,已开设“名人与近代中国”、“中国梦与世界文明梦想”等9门公选课。这些课程以教研室为单位,采用团队授课形式,形成提升大学生理论认同的系列品牌课程。

辅助模式二:打造系列读书沙龙活动。定期举办沙龙讲座、面对面主题讨论、推荐阅读书目、学生读书会等活动。如,沙龙讲座每月一期,邀请校内外专家,主要介绍哲学社会科学名著,为学生推荐近百部好书,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肯定,已开展以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等为主题的讲座30余场;

辅助模式三:建设网络互动平台。建立了“思想者”QQ群、“拓荒微课堂”微信群等平台,主要栏目有“时事热点”“每周一话题”等,教师轮流值班,及时发布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就热点社会问题进行理性讨论与思考。

二、“1 3”新亮点:共同参与,一起提升

一是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上,创新思政课教学主渠道,厘清中学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与提升,以专题式、问题式教学对教材进行系统深刻阐释,并注重吸引学生的参与互动。辅渠道从点、线、面三方面,在内容上对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拓展性立体延伸,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兴趣点的有机结合。

二是实现了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教师在主渠道专题教学与问题教学改革中,在深度参与系列选修课程、沙龙讲座、网络平台互动等教学模式过程中,一方面在相关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突破;另一方面又会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加深思考,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内生动力。

三是实现了教学基层组织功能的重塑。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学院负责协调师资的整合、经费的支持、部门的沟通;教研室则在创新教学理念、策划教学内容、开拓教学形式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这些方式有效激活了教学基层组织的作用,也形成了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一系列课程精品。

三、“1 3”的示范效应:推广与应用

一是“一主三辅”教学改革模式得到高度评价。“一主三辅”教学改革模式在省内乃至全国有较好的示范效应,本教学成果多次在全国农林院校会议及全省思政课研讨会上交流,得到与会同行的高度评价,有2项成果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答案,多篇相关教改论文发表;相关经验在省内得到推广。

二是“一主三辅”教学改革模式成为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除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普遍受益外,大量学生对思政课系列选修课程兴趣浓郁,有的学生还积极参加思政课系列读书沙龙活动。学生们也自发成立了读书会,还有些农林理工专业学生主动报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

三是“一主三辅”教学改革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在教学改革推动下,学院教师的教书育人的精神风貌有了显著提高。学院46位专职教师中,有35位老师深度参与改革,占比为76;多人次获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相关教学改革论文获全国及全省思政课研讨会论文奖等50余篇,并完成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集《海上丝绸之路:千年繁华与时代前景》。

四是教学基层组织在改革中提升了凝聚力和影响力。在省内及全国同行中有较高影响。在改革中,学院教学基层组织形成了分工合作、勇于创新的团队意识。目前学院建成1支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2支校级教学团队。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