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福建师范大学“五聚焦五提升”推进新文科建设

发布日期:2023/1/6 9:05:26 浏览:

福建师范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传统文科升级改造、文科与理工交叉融合,不断完善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新文科建设的思想引领力、培养创新力、内涵支撑力、文化浸润力和成果传播力。

福建师范大学论坛

“中国钓鱼岛数字博物馆”亮相数字峰会

聚焦学科牵引,提升新文科思想引领力

完善新文科学科布局。学校坚守“南方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依托厚实的基础学科和人文社科优势,形成了“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人文社科学科、创新的复合交叉学科”的新文科学科建设布局。

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落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一把手”工程,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打造“理论主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新课堂、示范微课堂”四位一体思政“大课堂”,把“大思政”育人特色转化为新文科价值底色。

福建师范大学论坛

省级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体验中心开展教学体验

聚焦模式改革,提升新文科培养创新力

优化文科专业结构。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与新媒体、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撤销若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科专业,推进本科专业结构持续优化,获批文科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持续推进文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创新文科培养模式。获批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实施“历史学 地理科学”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全国仅四所院校实施试点;推动新闻传播学科跨学院、跨学科共建融合,开设“全媒体传播与媒介技术实验班”;构建新法科“双培生”培养机制,推进建设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

拓展文科合作办学。开设体育教育(中意合作)和学前教育(中美合作)文科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文化产业管理、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应用文科专业闽台合作办学,推动探索闽台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福建师范大学论坛

全媒体传播与媒介技术教学模式改革

聚焦课程教材,提升新文科内涵支撑力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坚持“文理渗透、通专结合”,完善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教育为主轴、素质教育为拓展的多维课程体系;推动文科教育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考核创新,依托“闽台历史文化”等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促进新信息技术与“新文科”课程教学深度融合。

强化一流课程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等各类文科课程45门、省级64门,10个思政课微视频入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示范“金课”,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文科课程群。

完善教材建设管理。立项校级新文科课程思政示范教材30余部,牵头编写全国体育学核心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1部、二等奖2部,单位荣获教材建设先进集体;主编《中国音乐学文库》丛书入选2021年第一期中版好书榜;首创两岸合编语文教材,已在20多所台湾中学使用并受到欢迎。

合编的高中语文教材

聚焦特色实践,提升新文科文化浸润力

创新个性化培养。在教学周中设置“个性化培养周”,打造“一核心、两层面、三主场、四课堂、五主题、六模块”的个性化培养体系,连续四届为学生提供2000余场个性化培养实践活动,构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的建制化和常态化工作机制。

深化美育教学实践。依托学校艺术学科的优势资源,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构建多学科美育教学、专业化美育实践、多平台美育活动、普及化美育服务“四位一体”的美育工作机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主办“新文科”学术刊物《海峡人文学刊》;构建“小葵”“小联”“青马易战”“红传航道”微信公众号、“青春思政课·悦读时间”线上读书会等新媒体平台,打造24小时不掉线的移动学习课堂。

福建师范大学论坛

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培养周活动

聚焦社会效应,提升新文科成果传播力

打造文科高端智库。近五年获批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103件咨询报告获国家和省领导批示。

凝练文科成果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8项、教育部高校社科成果奖24项、省社科成果奖198项,获国家级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新文科项目7项;师生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和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中斩获佳绩。

推动文科交流互鉴。承办福建省新文科建设论坛暨推进大会,举办第八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文科教学科研交流活动,在新文科建设中发出师大声音、贡献师大方案。

福建师范大学论坛

学生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中斩获金奖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