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福建 > 下设服务 > 正文

中国国家公园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

发布日期:2022/8/8 22:56:47 浏览:

来源时间为:2021-12-15

“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国家公园事业从试点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将不断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方案’。”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达了对我国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的深刻认识与美好期待。

兰思仁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等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2016年,他受福建省发改委委托,主持编制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之后又全程参与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担任武夷山国家公园研究院首席专家。

记者: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您如何看待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兰思仁:首批5个国家公园设立,是我国生态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事件,主要基于以下3点:

首先,虽然首批国家公园只有5个,但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了我国陆域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所保护的自然资源在典型性、特殊性等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次,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是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原则,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类型各异、特色鲜明,在前期试点过程中都取得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对后续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再次,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特质和中国的现行制度,使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在指导思想、资源禀赋、制度土壤、重点任务等方面与西方有着显著区别。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探索道路、创出模式,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新形态,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重要借鉴。

记者:您认为首批5个国家公园的前期试点有哪些主要成效,试点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兰思仁:因为工作原因,我之前到过这5个国家公园,情况比较了解,这几年也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它们的试点过程,虽然各地的实际千差万别,但在以下方面的成效是共同的:

一是有效突破了体制机制障碍。近年来,各试点公园把世界上国家公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和自身实际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特别是整合原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类型,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碎片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有效保护了宝贵自然资源。设立国家公园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加强自然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都处在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关键区域,保护任务尤为重要。

三是有效处理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这是多数国家公园试点必须面临且必须处理好的问题。各试点单位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一体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探索特许经营、商品林收储等,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山绿与民富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是我国国家公园试点成功的根本原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新学说,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社会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贡献的东方智慧。可以说,国家公园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生动实践。

记者:公益性作为国家公园的根本性制度价值,国家公园未来建设如何彰显公益性?如何处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兰思仁:彰显国家公园建设的公益性,关键要切实推动共有共建共享。在共有方面,进一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适度发展生态体验。在共建方面,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当地居民、专家学者、企业、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和自然教育等工作。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同时依托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立一批国家公园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共享方面,深入挖掘并发挥国家公园品牌价值,赋予更多的生态附加值,带动当地农业、生态体验等产业提质增效。鼓励当地居民或企业参与国家公园内特许经营项目。

关于处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理念上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严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和底线,落实最严格的保护,同时又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制度上必须建立与国家公园相适应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同时通过赎买、租赁或地役权等方式实现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统一管理,建立法治、行政、经济、社会参与、文化资源传承等资源保护机制。在技术上必须合理确定产业规模和开发强度,例如生态体验要合理确定游客承载数量,加强游客容量测算和流量监测。

记者:您认为我国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之路?

兰思仁: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有西方国家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独具特色的国家公园之路。

一要着力解决好“科学化”问题。科学布局国家公园,按照《国家公园设立规范》的相关要求,科学合理划定国家公园范围和管控分区。

二要着力解决好“制度化”问题。加快国家公园立法进程,统筹谋划制定《国家公园法》《自然保护地法》,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整体性、系统性的法治保障。推进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不断优化中央直接管理、中央委托省级政府管理两种管理体制。

三要着力解决好“智能化”问题。充分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监测,形成全天候、全覆盖的智能化监测网络,持续开展自然遗产和生态环境各项调查、监测,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资源监测、环境保护能力和自然教育水平。

四要着力解决好“长效化”问题。以专业化为导向,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力度。依托志愿者、专家智库、人才驿站等多元模式加深社会参与程度,推广柔性引进,打破人才使用壁垒。同时鼓励推广购买社会服务方式,与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快速准确解决实际需求。(本报记者张辉)

最新下设服务
返回顶部